大闸蟹暂养技术:错峰卖蟹保品质,关键细节要做好

大闸蟹养殖 heimagongsi 52℃

很多养殖户捕捞大闸蟹后,不会马上全部卖掉,而是通过暂养存一部分,等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再卖,还能让蟹吐净泥沙、恢复活力,提升品质。但暂养要是没做好,蟹容易掉秤、生


很多养殖户捕捞大闸蟹后,不会马上全部卖掉,而是通过暂养存一部分,等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再卖,还能让蟹吐净泥沙、恢复活力,提升品质。但暂养要是没做好,蟹容易掉秤、生病甚至死亡,这几个关键细节一定要抓牢。​
首先得明白暂养的目的,别盲目暂养。暂养主要有三个作用:一是错峰销售,中秋节后大闸蟹价格会下降,把一部分蟹暂养到 11 月或 12 月,等市场上蟹少了,价格回升再卖,能多赚不少;二是提质,刚捕捞的蟹肠胃里有泥沙,暂养 1-2 周,让蟹吐净泥沙,肉质会更紧实,吃起来没土腥味;三是筛选,暂养期间能挑出受伤、生病的蟹,把优质蟹集中起来,统一卖高价,避免混着卖拉低整体收益。​
然后是暂养池准备,暂养池不用太大,每亩 1-3 亩就行,关键是水质和环境要达标。选暂养池时,优先选靠近成蟹池和销售点的地方,方便转运蟹,减少蟹在运输中的应激反应。暂养池的深度要 1.5-2 米,底层水温度稳定,蟹不容易受冻。清塘消毒和主养池一样:先排干水晒 10 天,撒生石灰每亩 100 公斤,消毒后灌新水,等 5 天再放蟹。还要在池里种少量伊乐藻或水花生,占池塘面积的 20% 就行,太多会抢氧气,太少蟹没地方躲,容易打架。进排水口装 40 目滤网,防止杂鱼进来抢食,也防止蟹逃跑。​
接下来是蟹的挑选与入池,这步直接影响暂养成活率。选蟹要挑 “三好”:活力好,把蟹翻过来能快速翻身,放在水里能往水底钻;规格好,同一批暂养的蟹规格要一致,比如都选公蟹 3.5 两以上、母蟹 2.5 两以上,别混着放,小蟹会被大蟹欺负;健康好,蟹壳光亮没划痕,附肢齐全,腹部干净没黏液,要是有断腿、烂壳的蟹,别放进暂养池,不然会污染水质,还可能传染疾病。​
蟹入池前要做 “缓苗” 处理,别直接倒进去。先把蟹放在暂养池边的浅水区泡 10 分钟,拿出来晾 5 分钟,重复 2-3 次,让蟹慢慢适应暂养池的水温,减少 “感冒”。然后用 3% 的盐水浸泡蟹 5 分钟,杀死蟹身上的病菌,再放进暂养池。暂养密度不能太高,每亩暂养池放蟹 500-800 公斤,每平方米放 1-1.5 公斤,别贪多,密度太高容易缺氧、打架,导致蟹掉秤或死亡。​
暂养期管理是核心,每天都要盯紧。先看投喂,暂养期蟹不用长个子,主要是保活力、不掉秤,所以饲料要选易消化的,比如小鱼干、螺蛳肉,搭配少量玉米。投喂量根据水温调整:水温 15-20℃时,每天喂蟹总重量的 2%-3%;水温 10-15℃时,降到 1%-2%;低于 10℃少喂或不喂,避免饲料浪费污染水质。每天傍晚喂一次就行,撒在池塘边的浅水区,方便蟹觅食,喂完后 1 小时检查,没吃完的残饵及时捞出来。​
再看水质管理,暂养池水质要比主养池更干净。每周换一次水,每次换 1/3,新水要经过滤网过滤,水温差别超过 3℃。每天开增氧机 3-4 小时,早上 6-8 点、晚上 10 点到第二天早上 5 点,阴雨天全天开,保证溶氧量不低于 5 毫克 / 升。每隔 15 天撒一次生石灰,每亩 5 公斤,调节 pH 值在 7.5-8.5 之间,还能杀菌。要是水有点浑,撒点明矾,每亩 3 公斤,让水变清。​
日常巡查也不能少,每天早上和傍晚各看一次。看蟹的活动,要是蟹爬在水草上或水面上,可能是缺氧,赶紧开增氧机;要是发现死蟹,及时捞出来埋掉,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消毒,防止病菌扩散。看水草,水草要是发黄,撒点水草专用肥;要是腐烂,及时捞出来。看防逃网,有没有破损,别让蟹逃跑。​
最后是出池销售,出池时机要选好,要么等市场价格高的时候,要么等蟹开始掉秤前(暂养别超过 1 个月,不然蟹会消耗自身营养掉秤)。出池用小地笼,每亩放 3-5 个,地笼网眼别太大,防止蟹腿卡进去受伤。出池后,把蟹放在干净的网箱里暂存 1-2 小时,让蟹吐掉多余水分,再称重销售,这样既保证蟹的品质,又不会因为带水多让客户觉得吃亏。​
暂养技术不难,只要把池体准备、选蟹入池、日常管理这几步做好,就能通过暂养多赚钱,还能提升蟹的口碑,让客户下次还买你的蟹。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