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育苗别马虎,小蟹苗养得好,后期收成高

大闸蟹养殖 heimagongsi 18℃

春季是大闸蟹育苗的关键时期,小蟹苗(叫 “大眼幼体”,像小虫子一样,活力强)养得好不好,直接影响后面成蟹的生长。这几个春季育苗要点,一定要做好。

春季是大闸蟹育苗的关键时期,小蟹苗(叫 “大眼幼体”,像小虫子一样,活力强)养得好不好,直接影响后面成蟹的生长。这几个春季育苗要点,一定要做好。​
首先是育苗池准备,育苗池不用太大,每亩 1 到 2 亩就行,深度 1 米左右。先把育苗池的水排干,晒塘 7 到 10 天,然后清塘消毒,用生石灰每亩撒 80 到 100 公斤,撒完后灌少量水,泡 5 天,再把水排掉,灌新水到 60 厘米深。然后在池里施点有机肥,比如腐熟的鸡粪、猪粪,每亩施 50 公斤,培养浮游生物,浮游生物是小蟹苗的天然食物,施完肥后等 5 到 7 天,水里就会有很多浮游生物了。​
然后是选好大眼幼体,大眼幼体要选规格整齐、活力强的,每公斤 15 万到 20 万只的最好。拿一点大眼幼体放在水里,要是它们能快速游到水底,并且集群活动,说明活力好;要是浮在水面不动,或者分散开来,别买。还要看颜色,优质的大眼幼体是金黄色的,没有杂质,要是颜色发暗,可能是不健康的。买大眼幼体要选正规育苗场的,有检疫证明,避免买到带病菌的苗。​
再是控制放苗密度,放苗密度不能太高,每亩放 5 万到 8 万只大眼幼体,密度太高会互相抢食,还容易缺氧,导致成活率低。放苗的时候,水温要稳定在 18℃以上,要是水温太低,用大棚把育苗池盖起来,提高水温。放苗前,先把装大眼幼体的袋子放在育苗池里泡 20 分钟,让袋子里的水和池水温差不超过 2℃,然后再把大眼幼体倒进去,避免温差太大让苗感冒。​
然后是投喂管理,大眼幼体刚放进去的时候,主要吃池里的浮游生物,要是浮游生物不够,喂点人工微粒饲料,每天喂 2 次,早上和傍晚各一次,每次每亩喂 0.5 公斤。等大眼幼体变成幼蟹(长到 0.5 厘米左右,有蟹的样子了),可以喂点磨碎的小鱼、虾,还有豆粕粉,每天喂 3 次,早上、中午、傍晚各一次,每次每亩喂 1 公斤,根据摄食情况调整量,2 小时内吃完最好。​
还有水质管理,春季水温低,但也要定期换水,每 10 天换一次水,每次换 1/4,新水要经过滤网过滤。每天开增氧机 2 到 3 小时,保证溶氧量。要是水质偏浑,撒点明矾,每亩用 5 公斤,让水变清。定期观察幼蟹的活动情况,要是发现有死苗,及时捞出来,消毒水体,避免病菌扩散。​
等幼蟹长到 1 厘米左右,就可以分到成蟹池里养殖了,分苗的时候要小心,别碰伤幼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