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喜欢用蟹稻共生的养殖模式,就是在稻田里养蟹,蟹和稻互相帮助,不用打农药、化肥,既能收获优质的大米,又能养出好蟹,效益比单养蟹或单种稻高很多。这种模式怎么做?看这几步。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喜欢用蟹稻共生的养殖模式,就是在稻田里养蟹,蟹和稻互相帮助,不用打农药、化肥,既能收获优质的大米,又能养出好蟹,效益比单养蟹或单种稻高很多。这种
首先是稻田改造,选一块平坦、水源充足的稻田,面积 5 到 10 亩最好。先挖环沟,在稻田四周挖一条宽 1.5 米、深 1 米的环沟,环沟占稻田面积的 15% 左右,环沟是蟹活动、觅食和避寒的地方。然后挖田间沟,在稻田中间每隔 5 米挖一条宽 0.5 米、深 0.4 米的田间沟,和环沟连通,方便蟹在整个稻田里活动。接着加固田埂,把田埂加高到 1 米,加宽到 0.8 米,用泥土夯实,防止漏水,田埂上设置防逃网,用塑料薄膜,高度 80 厘米,埋入地下 20 厘米,防止蟹逃跑。最后安装进排水口,进水管装在田埂上,排水管装在环沟底部,都装 40 目的滤网,防止杂鱼、害虫进入。
然后是选种和放苗,水稻要选耐涝、抗倒伏、抗病的品种,比如粳稻,这种稻子在水里不容易倒,也不容易生病。在春季 4 月下旬到 5 月上旬插秧,插秧的时候,环沟里不插秧,田间按正常密度插秧,每亩插 1.5 万株左右。蟹苗选规格整齐、活力强的,每亩放 600 到 800 只,每只蟹苗重 10 到 15 克,放苗时间在 5 月中旬,水温稳定在 18℃以上,放苗前先试水,没问题再放。
再是日常管理,蟹和稻的管理要结合起来。投喂方面,蟹主要吃稻田里的害虫、杂草和浮游生物,要是不够,每天喂一次饲料,傍晚喂,喂螺蛳、小鱼和配合饲料,每亩喂 2 公斤,根据摄食情况调整。水稻不用打农药,因为蟹会吃害虫;不用施化肥,因为蟹的粪便就是天然肥料,能让水稻长得好。要是稻田里的杂草太多,蟹吃不完,人工拔一下,别用除草剂。
水质管理也很重要,保持稻田水位在 15 到 20 厘米,夏季高温的时候加深到 30 厘米。每周换一次水,每次换 1/3,保持水质清新。每天开增氧机 2 小时,保证溶氧量。定期观察蟹和稻的生长情况,要是发现水稻有病害,比如稻瘟病,用生物农药防治,别用化学农药;要是发现蟹有异常,及时处理。
收获的时候,先收蟹,在 9 到 10 月,用地笼在环沟里捕捞,把大蟹捞出来卖,小蟹可以留到明年继续养。蟹收完后,排水晒田,然后收割水稻,“蟹稻共生” 的大米没有农药化肥残留,能卖高价,蟹的品质也很好,一举两得。